街头回眸,民间美女就在你我身边 舒汉锋 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生活中的万象如此,对生活中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先贤又曾说过:行万里路,读万里书。把这些智慧结合起来,就是告诉我们,生活的阅历越丰富,生活的领域越广阔,你对美的发现,就有可能越多越深刻。同样,你对美人的发现,自然也就会越多越深入。 人到中年,多了些阅历,少了些浮躁,对女性美的理解和发现自然也就不同年青时的以往了。更作为一个多年来走南闯北的人,准确地说,作为一个中年的上海男人,由此对中国各地美女的鉴赏力,自然也就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其实,真正的美女,不在宫墙深院内,而在民居小巷间中;不在银幕舞台上,而就在你我的身边。由此而论,风铃女士倡导的“寻访民间美女”的活动,是很有眼光,也很有价值的。 应朋友之约,我曾经写过一篇《地铁出口的回眸》的短文。记得如文章开头有这样一段话: 上海城最美丽的街景在哪里?不消说,一定是在淮海路。若又再问,上海城的美人在哪里最多?那我就告诉你,肯定数淮海路的地铁出入口处最多。在自动扶梯和人造大理石台阶上上下下的人流中,有口不离“阿拉”的上海小妹,有说吴侬软语的苏州碧玉,有娇小玲珑的越闽名媛,有英姿飒爽的齐鲁才女,更有挺秀俊美的关东大姐……不消说,她们中有打工妹,也有金领粉领;她们中有白丁,也有硕士博士。在飘动的黑头发中,间或还有几个金发碧眼或黝肤皓齿的洋妇洋妞。 中央电视台的各档节目,都有精心制作的片头。然而,在众多的片头中,《走遍中国》栏目的一个片头,给我留下了印象最深,距离最近,也是感觉最美的画面:青瓦白墙的江南民居,临街二层的木格窗户被徐徐推开,穿着中式旗袍的邻家小妹,斜探出上半身,回眸张望。好一幅江南坊间风情画,民女淡雅,风韵隽永,回味无穷。 前不久,南京路上的著名“王开照像馆”,意外发现了一批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名人和明星的照片,轰动一时。这也充分佐证了,上海这个东方名城人文资源的深厚和民间美女的众多。 如今,点开“寻访民间美女”的网页,就尤如推开一扇扇掩映着邻家小妹的历代窗棂。有更多的洗去历史风尘的民间美女,栩栩如生,蓦然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她们之中,有中国的古琴演奏家,更有西南联大的校花…… 在岁月的长河中,多少次,这些漂亮的脸容也曾与你我擦肩而过;多少次,那些美丽的明眸也在你我的眼前一闪而过。一闪而过的美丽,宛若秋夜稍纵即逝的流星;虽从眼前消失,却长久印在心里。 记得曾经有一天,我像往常那样从地铁口拾级而下。左边依旧是自动扶梯满载各式人等和流光异彩的群芳缓缓上升。在习以为常的冷美人眼睛的扫描中,我蓦地感到有一双女人的明眸在注视着我,带着微微的笑意。 尽管由于上下移动的相对速度,这只是一瞬间,但我男人的天性,还是捕捉到了这一闪而过的目光和娟秀的脸庞以及紫色的羊毛外套。 我当时不免有些疑惑,是真的,是错觉,还是我的中年幻想?当我踏到阶梯的末级平地时,我不由自主地回头向上——怎料在自动扶梯的高端处,那位身着紫罗兰色外套的女士也停下脚步,回眸向下看着我,带着笑的脸容。从明窗和门道斜射进来的阳光,给她的乌黑长发和身影镶上了一层金边,她回头时长发甩出一片银色,像天使一般…… 我不知道她是谁,是陌路相逢?还是被岁月淡忘的旧识?或许,那次回眸仅仅是一次奇遇,但对我而言,她毕竟存在于一个灿烂的瞬间。从那以后,每次走过地铁台阶,我都会满怀希望地在众多民间美女中寻视——依旧披着我那件灰色的旧风衣,寻找那朵羊毛织成的紫罗兰。 回眸上海街头,民间美女就在你我身边…… (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作家,《快乐诊所》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