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风数文化 真亮心情 陆新瑾诗歌
 
论坛首页上海旧文献 → 当前帖子
 
题目:忻元礼的词还是折元礼的词? 回复: 0 浏览: 3962
^_^!
表情: 作者:杜鹃 时间 2007-5-14 15:20:53 序号:1412
 
  忻元礼的词还是折元礼的词?

由于查访忻氏家族史料,于是对有关忻氏的文字都十分在心。在知道忻氏的郡望出自天水,就对陕西、甘肃一带的文献很关注,前几年在《陕西通志》上查到一首“望海潮”的词,作者是忻元礼,很是兴奋,因为这是忻氏中最早的历史文献,而且这首词标明了忻元礼是金代人,且是与宋代同时,很有历史意义,起码标志着在宋代的金国在陕西有忻元礼这样一个人,而且还写了这样一首豪放的词。当时遍查《全宋词》、《全金元词》也查不到忻元礼的名字,就以为这首“望海潮”词是失收进那些书了。
最近在写《忻氏的故事》时,想在网上查找一下有无同样的词句,好证实这首词的真实状况。不料让我大吃一惊,网上大多显示了已有人写过这样一首“望海潮”词,作者竟是折元礼,这首词因被收进清代舒梦兰所编的《白香词谱》而在网上大为流传。我小时候还抄过这本《白香词谱》,但对这首“望海潮”词竟毫无印象,真是读书不精!
知道此事是又惊又喜,惊的是这首“望海潮”词也是一首名词,而且是署名“折元礼”者唯一的一首词,喜的是或许可由此寻到忻氏渊源的一些线索。接着就查折元礼的一些史料,可是一般的书上说他做过金国叫侍中的官,其他一概不详。
那只好从书查起,查了编入这首折元礼“望海潮”词的《白香词谱》这本书,知道这本书的最早版本是清嘉庆年间刊印的,而我抄录的编入这首忻元礼“望海潮”词的《陕西通志》这本书是清雍正十三年刊印的,要早了六七十年。而且这两首“望海潮”词的后半阕还是有差异的,那么正确的版本在哪里呢?
通过用电脑查《四库全书》,知道了最早编入这首折元礼“望海潮”词的是金代的元好问,他在《中州乐府》的最后编入了这首折元礼“望海潮”词,而在这里他称折元礼为“折治中元礼”,说明折元礼当过“治中”的官。在网上知道《四库全书》中把元好问《中州乐府》中有关折元礼等四人的小传删去了,只有元代印的《中州乐府》中才有折元礼等四人的小传。于是再用电脑查《四部丛刊》中的元刊本《中州乐府》,终于知道了元好问所知道的折元礼的情况。且看∶

折治中元禮
元禮字安上,丗爲麟撫經略使,父定逺,僑居於忻,遂占籍焉。明昌五年,兩科擢弟,學問該洽,爲文有法度。仕至延安治中,死于葭州之難。坊州有詩云∶籬落層層景,軒窗靣靣山。至其處知爲工也
望海潮(從軍舟中作)
地雄河岳,疆分韓晋,潼関髙壓秦頭。山倚斷霞,江吞絶壁,野煙縈帶滄洲。虎斾擁貔貅,看陣雲截岸,霜氣撗秋。千雉嚴城,五更殘角月如鉤。西風曉入貂裘,恨儒冠誤我,却羡兠鍪。六郡少年,三明老將,賀蘭烽火新収,天外岳蓮樓。想斷雲横曉,誰識歸舟?剰着黃金換酒,羯鼓醉凉州。

这里首次十分明确地表明折元礼的身份和元好问抄来的“望海潮”词。
先来确定折元礼在金国生活的年代,“明昌五年” 是指金章宗明昌五年,也就是1194年,那时也是南宋光宗绍熙五年,这是他登科之年。而他的卒年是“死于葭州之難”,据有人考证应为兴定五年(1221年),那时西夏发动了进攻葭州战争,史称“葭州之难”。当时延安、鄜、坊、丹、葭、绥德等数州受害,不仅百姓死伤无数,而且当时很多官宦家属,概莫能幸免。折元礼当时任延安治中(注意∶不是侍中!),就死于此时,他大概在金国当了二十多年的官。
小传中说他家世为麟撫經略使,麟是麟州 (今陕西神木县) ,折家在当西夏没有攻陷府州之前,一直是那里的河西大族,也是那里的“小国之君”,拥有不小的军队。后来这里一直是北宋抗西夏、抗辽、抗金的前线,杨家将一直在此守关,杨、折两家还成了亲家,杨业娶了折家女为妻,此折家女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佘太君”。到北宋灭亡时,折氏家族经营200多年的麟、府二州也归顺了金国。
后来折氏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前往浙西。后到汀州、泉州,这里倒是与忻氏一支祖居的南安不远了。
折氏家族大多留在北方,现在府谷、神木、榆林、佳县、米脂等地均有折姓居民,系折氏家族的后裔。折氏家族还到过吴堡、开封、岢岚等地。
由上可见,折元礼是真有其人,而且籍贯在忻州,也即是说在忻州居住多年。在多年战争中他或他们家族是否改姓了呢?我假设了一下几种可能∶
1. 他未死于“葭州之难”,逃回了忻州,改姓为“忻”。
2. 他未死于“葭州之难”,逃向外地,改姓为“忻”。
3. 他死于“葭州之难”,后代逃向外地,为避追查,改姓为“忻”。
再来看一下收入折元礼“望海潮”词的元好问,他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卒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韩岩村人。他是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他离折元礼的时代很近,也可说是同时代人,最多岁数差二十多年。他也是忻州人,他对折元礼的记载应比较可信。如折元礼确实死于“葭州之难”,那么后代逃向外地,为避追查,改姓为“忻”也就是很有可能的了。
但他抄录的这首“望海潮”词是折元礼原作吗?
因为我还有一个疑问∶这首“望海潮”词既是明确是折元礼所作,那么清雍正十三年刊印的《陕西通志》上怎会署名是忻元礼呢?要知道这部官方修撰的史书也是很严谨的啊!而且《陕西通志》上的这首“望海潮”词也和元刊本《中州乐府》有文字差异,而且相比之下,《陕西通志》上的这首“望海潮”词更合理。且看∶

望海潮 從軍舟中作
(金)忻元禮
地雄河嶽,疆分韓晉,潼闗高壓秦頭。山倚斷霞,江吞絶壁,野烟縈帶滄洲。虎斾擁貔貅,看陣雲截岸,霜氣横秋。千雉嚴城,五更殘角,月如鈎。
西風曉入貂裘,恨儒冠誤我,却羡兠鍪。六郡少年,三朝老將,賀蘭烽火新收。天外嶽連樓,想斷雲横曉,誰繞歸舟。剰着黄金換酒,羯鼓醉涼州。

你看,“三明老将”不如“三朝老將”,“天外岳莲楼”不如“天外嶽連樓”,可见《陕西通志》所录的这首“望海潮”词不是从元刊本《中州乐府》抄来的,而是另有所本,至于这个更合理的版本是什么书,我们不得而知,要等待以后查到再说。但就此也可以肯定那本书上署名是忻元禮,而不是折元礼!
那是谁抄错了呢?是元好问?还是《陕西通志》的修纂官?
《陕西通志》是清雍正十三年编成的,此书后来也收进了《四库全书》。而《四库全书》的编纂官纪晓岚、刘镛等人由于没有电脑,是很难记住一首词的文字差异的,我在用电脑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了同一首词的文字差异∶如同是从《中州乐府》中抄出,元刊本《中州乐府》中的“三明老将”,在《四库全书》本《中州乐府》中成了“三关老将”,而元刊本《中州乐府》中的“天外岳莲楼”,在《四库全书》本《中州乐府》中成了“天外嶽連樓”,是纪晓岚、刘镛等人改过了?还是他们另有善本校正?
而同一首词在《四库全书》本中还有不同∶如《四库全书》本《御选历代诗余》中也有这首“望海潮”词,是“三关老将”和“天外嶽連樓”,这与《四库全书》本《中州乐府》相同。但《四库全书》本《御选历代诗余》中朱彝尊编的《词综》却也有“三关老将”,而仍有“天外岳莲楼”,这令人费解的“天外岳莲楼”到底是什么楼?恐怕没人找得到!
至于那本嘉庆年间编的《白香词谱》,如今在网上大为流传,那更是令人费解了。且看∶

望海潮·凯旋舟次  折元礼
地雄河岳,疆分韩晋,潼关高压秦头。山倚断霞,江吞绝壁,野烟萦带沧洲。虎旆拥貔貅,看阵云截岸,霜气横秋。千雉严城,五更残角月如钩。  西风晓入貂裘。恨儒冠误我,却羡兜牟。六郡少年,三关老将,贺兰烽火新收。天外岳莲楼,挂几行雁字,指引归舟。正好黄金换酒,羯鼓醉凉州。

“天外岳莲楼” 依然在,不知道“想斷雲横曉”怎么会改成“挂几行雁字”?“誰繞歸舟”成了“指引归舟”,“剰着黄金換酒”成了“正好黄金换酒” ,而这首“望海潮”词的题目也由“從軍舟中作”成了“凯旋舟次”,难道这位舒梦兰老先生也另有善本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折元礼的这首“望海潮”词真是错抄过好几次了,那么元刊本《中州乐府》的善本地位也不稳了!
另外,我还同时在《四库全书》中查出了元好问对折元礼的另一个记载∶

代冠氏學生修廟學壁記
冠氏廟學,貞祐初,知縣事魯仔所增建,泰和中,主簿折元禮畫七十二子像。喪亂以来,民居皆被焚毁,而廟學獨存。嵗乙未,右副元帥趙侯憫其頽圯,復為完補之,學之制初亦儉狹,侯就為料理而作新之意蓋未已也。侯崇儒重道,出於天性,在軍旅中亦常以文史自隨,一府之人,若偏禆,若府吏,皆隨而化之。興學之事,特其濫觴耳。嗚呼!吾邑為大縣久矣,在承平時登版籍者餘三萬家,僑寓之民又倍而三之。學校大事也,前後歴數十政,非無賢令佐,而乃因卑習陋,漫不加省。百年以来能崇起之者,唯吾侯與魯、折三人而已,可勝歎哉。某月日縣學生黄逸民記。

这是元好问代冠氏县学生黄逸民写的一篇文章。冠氏县,春秋时晋冠氏地,隋置冠氏县,今山东冠县。由此可知,在金章宗泰和年间(1201~1208年),折元礼在山东冠氏县当过主簿,他还会画像。而从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来看,“嵗乙未,右副元帥趙侯憫其頽圯,復為完補之”,那已是1235年,也就是元朝灭金以后了,此时元好问为兴办县学之事而称赞了折元礼,那时折元礼已死于“葭州之难”十多年了。
再来分析一下“望海潮”词的写作时间,从题名“從軍舟中作”可见这是作者在军中所作,而且还是在船上。有人望文生义,从“望海潮”词牌分析说是在海边所写,这是被词牌名误导。舟也未必是海舟,如果是在黄河上也可以乘船。而从词意来看,也是看河看山,如果是随军沿河东进,这倒是说得通的,那是随什么军呢?只能是金军,当时如有金军沿河东征,这首词就反映了作者的沿途观感。什么河是“疆分韩晋”而又“潼关高压秦头”?什么河能“山倚断霞,江吞绝壁,野烟萦带沧洲”?应该是黄河吧?由此他到了河北、山东一带。这首词中有“霜气横秋”、“西风晓入貂裘”,可见是在秋天写的,“六郡少年,三朝老將,賀蘭烽火新收”,那应是说西边的战事已结束,他想回家,于是有“剰着黄金換酒,羯鼓醉涼州”的思乡之情。再查对一下历史上金国的战争大事记,大致可确定这首词写于哪一年?
查了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金国当时主要是与成吉思汗的蒙古军作战,而在蒙金战争中几乎是金国常败。如果那时作者在金军中参与和蒙军打仗,那是不会有胜利的心情的。另一种战争就是与当时的宋军作战,这时才有些胜仗可以高兴一下。
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 四月(即金章宗泰和年间),宋宁宗乘蒙古攻金之机,举兵伐金。宋军分兵三路向陕西、两淮等地进攻。金廷闻讯,以仆散揆为左副元帅、完颜匡为右副元帅,率军进屯南京(今河南开封)以阻宋军。开战初,各路宋军纷纷主动出击,相继收复泗州、虹县等地。后在进攻宿(今属安徽)、唐、蔡(今河南汝南)等州时受挫。四川宣抚副使吴曦暗与金军勾结,弃守和尚原、方山原(今陕西陇县西南)等要隘,使金军得以集中兵力进攻两淮、荆襄地区,北伐战局逆转。十月,仆散揆乘初战得手之势,兵分九路从陕西、河南、淮北等地向南宋发起全面反击。宋军不敌,被迫于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三月,再次与金签订屈辱和约。如果作者是在这时从金军中得获金军在陕西击退宋军,于是有“賀蘭烽火新收”之词,那是在时间、地点和事件上都吻合的。这也与折元礼的一些经历相吻合。
由于还缺乏直接证据证明折元礼或忻元礼的身份,因此对折元礼或忻元礼的探讨不能轻易下结论。但统观以上这些文献,我想起码也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1. 折元礼确有其人。
2. 《陕西通志》中忻元礼的署名也不是手误抄错的。
3. 《陕西通志》中忻元礼的“望海潮”词文字是合理的。
4. 元刊本《中州乐府》的“望海潮”词是有抄错的。
5. 《白香词谱》中的“望海潮”词也是传抄有误,但应另有所本。
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又可提出这样几个可能∶
1. 元好问在记载折元礼事迹时对“望海潮”词的文字不合理可能有疏忽。
2. 写“望海潮”词的“折元礼”有可能是“忻元礼”之误。
3. 现在忻氏家族中的有一支可能是从折氏改姓而来。
当然,要弄清这一些问题还要靠文献的出现来证明,但我在这个问题上看到了忻氏文献研究的一丝阳光,一条线索!

没有回复帖子
 
表情
插入
上传
内容
  请注意: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回复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