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风数文化 真亮心情 陆新瑾诗歌
 
论坛首页上海旧文献 → 当前帖子
 
题目:一个戏迷的1月份看戏日记 回复: 3 浏览: 7744
^_^!
表情: 作者:杜鹃 时间 2005-2-21 22:55:56 序号:155
 
  一个戏迷的1月份看戏日记
杜 鹃

1957年1月1日
下午在大众剧场看上海越剧院演出的“窦娥冤”。由张桂凤饰窦天章,吕瑞英饰窦娥,吴小楼饰张驴儿,金艳芳饰蔡婆。这是根据我国杰出的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原著改编的,写的是一个年轻寡妇窦娥坚贞不屈,含冤而死的故事。这个戏有大段的唱工,以牢狱、法场两场悲剧气氛最浓厚,吕瑞英的唱、做都很好,最后二场,张桂凤的唱工、表演也很好,共谢幕四次,最后二次是吕瑞英一人。
1957年1月2日
晚上在人民大舞台看天津市京剧团演出的“杨家将”,由金沙滩起到夜审潘洪为止。杨宝森饰后杨继业和寇准,厉慧良饰杨七郎,赵炳啸饰潘洪,赵世嘉饰八贤王,赵慧秋饰寇夫人。杨宝森的大段唱工很受欢迎,不时获得掌声、喝采声,他是著名的余派须生。厉慧良的武功底子很好,可惜戏少。共谢幕四次。
1957年1月6日
中午在美琪电影院看匈牙利出品的故事片“第九号病房”,由莫那尔·季鲍尔饰托特(配音∶富润生),马克拉里·卓登饰瓦加教授(配音∶程引),达瓦夫·伊凡饰肖什医生(配音∶毕克),加鲍尔·米克格什饰马那希医生(配音∶尚华),克连契·玛丽安娜饰玛丽高(配音∶赵慎之)。
1957年1月16日
中午在丽都大戏院看芳华越剧团演出的“陈琳与寇承御”。由尹桂芳饰陈琳,许金彩饰刘妃,戴忠桂饰寇承御,李金凤饰李妃,陈皋峰饰八贤王,尹小芳饰太子。这是一个传统剧目,剧中皇宫的布景很华丽。共谢幕五次,最后四次是尹桂芳一人。这个戏的漏洞很多,唱工也不精彩,尹桂芳嗓子不好。
1957年1月19日
中午在嵩山电影院看印度电影“流浪者”上下集,由拉兹·卡普尔饰拉兹(配音∶从连文),赫尔吉司饰丽达(配音∶向隽珠),普里特雅·拉兹饰拉贡纳特(配音∶白景晟),里列·密斯饰里列(配音∶向玫),克·恩·辛格饰扎卡(配音∶高荣第)。这是一部很受观众欢迎的影片,里面的插曲也很动听。
1957年1月24日
下午在人民大舞台看上海越剧院演出的“劈山救母”。由范瑞娟饰刘彦昌,傅全香饰华山圣母,陈少春饰沉香,朱东韵饰王桂英,金采凌饰灵芝。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剧,上海越剧院的一个团为了北上作为期半年的巡回演出,而特地演出四个日场,作为告别上海观众。这个戏中神话意味浓厚,布景更设计得非常好,如天上的浮云一动一动,就像真的一般,还有华山、仙洞、仙府等也很好,灯光也配合得很好。以前范瑞娟演这戏时,是一饰两角(青年时的刘彦昌和沉香),而这次却饰刘彦昌一人到底(包括中年、老年)。傅全香刻划华山圣母这个人物也很好,陈少春饰沉香,刻划了他的孩子气,救母的坚强决心,而且武功很好。总之,这个戏的成功是和编剧、导演、音乐整理、舞台设计、灯光设计、技术指导的努力和合作分不开的。共谢幕七次,第一、二次是范瑞娟、傅全香、陈少春、金采凌四人,第三、四、五、六次是范瑞娟、傅全香、陈少春三人,第七次是范瑞娟、傅全香两人。此后,许多观众还恋恋不去,鼓掌,高喊谢幕,可是她们没有出来,等了很久,只得离开剧场。其实她们早已趁了车子离开剧场了。
1957年1月26日
晚上在大众剧场看上海越剧院演出的“杨八姐盗刀”。由王文娟饰杨八姐,金采风饰银花公主,徐慧琴饰王士贵,周宝奎饰佘太君,钱妙花饰八贤王,郑忠梅饰杨继康,筱春芳饰杨宗保。这是很有风趣的喜剧。剧中武打场面很多,在越剧中是不多见的。王文娟的武功很好,她是唱花旦的,但戏中有一段女扮男装,杨八姐改扮成了小道士,后来又被银花公主扮为驸马。金采风唱得很好,表演也很成功。尤其在银花公主强索小道士一场,金采风的表演极其成功,不断引起哄堂大笑。共谢幕四次。
1957年1月28日
下午在光华戏院看大公滑稽剧团演出的“活菩萨”。由杨华生饰活菩萨,张樵侬饰潘老太太,笑嘻嘻饰法空和尚,沈一乐饰林克安,绿杨饰青梅,张一亭饰姜闻仁,张利音饰潘志伟,红榴饰倪静君。滑稽剧是在上海土生土长起来的,它是一种喜剧,唱的是各种流行小调和戏曲,深受上海观众的喜爱。这个戏中有许多使人发笑的地方,例绿杨饰的丫环模仿小姐,及教小姐搭架子,教小姐的爱人怎样向小姐赔礼等。共谢幕三次。
1957年1月31日
下午在嵩山电影院看罗马尼亚出品故事片“边塞擒谍”,由爱·彼特鲁茨饰米胡(配音∶潘康),达·康尼雅饰柯李查(配音∶苏秀),达·尤里也饰格里高列(配音∶奇梦石),福·爱杰尔列饰斯塔夫列斯库(配音∶程引),这是一部惊险故事片。

一个月内看了九次戏和电影,这种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个普通青年的生活中确实是不多见的。更让我们惊奇的是,这位青年工人从1956年看到1966年,把他的十一年看戏记录整整记了一本,这更是不多见的。而且,他隔三差五地在看戏和电影,其频率之高,恐怕连那些专业的戏曲、电影评论家们也未必如此。
这本日记告诉了我们那个时代丰富的文化娱乐信息,也留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如∶日记中所记的谢幕次数,是不在现场的人无法知道的,而当时的报纸新闻也不会如此详细报道,所以,这里记载的场景可供那些研究戏曲、撰写戏曲名家传记的人作第一手资料,也给那些戏曲名家在回忆当年时有个很准确的佐证。
日记的作者是个戏迷,当然也会在看戏后有不少感想,这时他记下的就是刚从剧场回来后的心情和感觉,可能会有些幼稚,也可能有误解,但这种当时当地的感觉总要比事隔多时的回忆要来得真实,令人可信。
从1957年到1963年,日记都详尽记录了看戏的内容,也有些感想,而随着当时文艺革命的势头越来越强,戏和电影也越来越少,他也感觉没什么可记了,只是用一张纸简单地记下了他在这时所看的戏名和电影片名,以后他的看戏经历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意思的是,这本大多数内容都像流水帐的看戏日记中,也有写得很详细的日子,那1959年1月头一天的日记就长长地记下了他这天的看戏生活。

1959年1月1日(星期四)
今天是元旦,下午及晚上我在大世界看戏。在这次元旦八天里,上海越剧院、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儿童艺术剧院、上海戏曲学校将在大世界联合演出,著名演员袁雪芬、范瑞娟、金采风、解洪元等都参加演出,吸引了许许多多的观众。我也是为了看这场演出才到大世界来的,由于今天是假日,而且今天又有精彩的节目,所以许多人都准备到大世界来看戏,有许多人都是从远离市中心区的地区来的,人显得非常拥挤,要想在大世界附近通过是非常困难的,不知哪来的这许多人,组成了人的洪流,堵塞了街道,在大世界内也是这样,人显得十分拥挤。要买到一张大世界的门票是很困难,许多人老早就等在那里买票,有许多人都没有买到票。买到票的人是欢欣鼓舞的,没有买到票的人的那种滋味实在也是难项的。我到那里时,许多人都在那里排队买票,我因为排队买票的人实在太多,排到我时肯定已卖完了,所以想买退票,结果等了多时仍没有。一次好容易叫人家带票,不料轮到他时已卖完了。我感到很失望,在西藏路上走,却遇到一个小孩有二张退票,一张就退给了我,实在幸运得很。下平在中央场看演出,节目如下∶上海戏曲学校学员演出的京剧“打焦赞”,演杨排风的那位女学员演得不错,武功也好,是有发展前途的。上海儿童艺术剧院演出的歌剧“双双和姥姥”,这个小歌剧喜剧气氛浓厚,人物形象刻划得很不错,演出也很成功。全剧只有三个人物∶姥姥和她的二个外孙儿大双和小双。剧中的大双和小双是弟兄俩,由二位女演员扮演。演大双的演员显得机智、活泼,她演得很不错。演姥姥的演员也演得较好。上海越剧院演出的“拾玉镯”,由金采风饰孙玉姣,筱桂芳饰傅朋,郑采君饰刘妈妈。金采风演得还不错,但还是不够的,应该进一步钻研。她的服装,如头面、袄、裤等都不够优美,没有杜近芳演的“拾玉镯”时那样优美的服装。在动作、身段方面还应该向京剧学习。本剧的音乐比较单调,可能由于乐队人太少,打击乐太响。共谢幕大约三次。本剧的演出还显得比较粗糙。上海人民沪剧团演出的“喜临门”,这是一个现代短剧。解洪元饰父亲,筱惠琴饰母亲,向佩玲饰女儿,钱英杰饰女儿的爱人。大概谢幕共三次。晚上先看了杂技节目,然后看红色艺术团好演出,节目有舞蹈“牧童与村姑”、杂技“钻圈”、歌舞剧等。还有沈易书的拉戏,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他能在胡琴上拉出各种声音,他拉了“二进宫”(京剧)等,如“二进宫”中他就拉出了青衣、老生、净角三种不同的声音,引起观众的兴趣。以后又到底层中央场看上海越剧院演出的“盘夫”,袁雪芬饰严兰贞,范瑞娟饰曾荣,葛玉卿饰飘香。袁雪芬演的严兰贞显得稳重大方,她演得很好。范瑞娟的曾荣也演得不错。大约谢幕共四次,以后观众们都不走,要她们加演一个节目,结果袁雪芬、范瑞娟二人唱了一段唱词,大家才散去。这时候其他演出也都完了,大家离开了大世界,各自回家。

我不知道在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用日记本记日记,也不知道有多少戏迷在日记中记录了多少看戏的情形,而这本记了十年的看戏日记,却会永远留下那个时代一个老百姓文化生活的缩影。

表情: 作者:蛛蛛鹦鹉 时间 2005-9-26 0:41:46 序号:266
^_^!
回复内容:
 
现在用惯电脑再看大头钢笔写的日记就象看出土文物:)
表情: 作者:杜鹃 时间 2005-10-14 22:52:21 序号:277
^_^!
回复内容:
  现在在淮国货买大头钢笔也买不动了,心理价位不同了
表情: 作者:shshsh 时间 2006-6-26 18:58:00 序号:497
^_^!
回复内容:
 
快乐猫咪拍到的收藏家杜鹃(林鸥)
 
表情
插入
上传
内容
  请注意: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回复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