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风数文化 真亮心情 陆新瑾诗歌
 
论坛首页某某某佳作 → 当前帖子
 
题目:储有明:融合中西方绘画的先行者——陶冷月 回复: 0 浏览: 3228
^_^!
表情: 作者:储有明 时间 2016-3-27 1:47:38 序号:7474
 
  【融合中西方绘画的先行者——陶冷月】

储有明/文

陶冷月:桃源夜月 戊子(1948)年作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部以水与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的传统中国绘画,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以迄二十世纪上半叶东西方文化激烈撞击的背景下,自觉地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并吸收了西方美术在审美思维、创作技巧、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合理因子,并在绘画实践中不断取得可喜突破的发展史。

艺术大师徐悲鸿毫无疑义地是在水墨人物画领域内,努力地探索中西方美术融合,并取得重大突破的第一人。1927年,当徐悲鸿留法归来,并大力倡导在水墨人物画的创作实践中借鉴西方素描在表现明暗关系上的技法和技巧时,陶冷月早已在国内画坛上通过融合西方绘画在焦点透视和光影效果等方面的技法和技巧,在水墨山水画领域内风生水起,以卓尔不群的创作实绩,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奠定了“冷月画派”的艺术地位。

陶冷月(1895-1985),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原名善镛,字咏韶,号镛、宏斋、五柳后人、柯梦道人,江苏苏州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陶先后担任长沙雅礼大学艺术系教授、国立暨南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河南大学艺术系教授,国立四川大学教授,又与谢公展、吕凤子等创办南京美术专科学校。据艺术大师黄宾虹撰著的《清代画史》所载:陶冷月擅长山水、花卉、走兽、游鱼,尤善画中西合璧之月夜景色,创制出熔中西画法于一炉的“冷月山水”。为了真实地表现云月的韵味,他用积墨积色之法渐层着色,画月色朦胧中的景物时,参照张僧繇、杨升的“没骨”法,吸取水彩画中干画法等技巧,逐层着色,采用勾、皴、斫、擦等笔法,作品远看融浑,近看笔笔有致;迥然有别于日光下的山水画,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被美术理论界推崇为“新中国画”。

1927年苏州新中国画社出版的三册《冷月画集》,标志着陶冷月先生开宗立派的新中国画,不仅在技法和技巧上已趋成熟,艺术风格也日益完善。他笔下的“冷月山水”,总体上既有中国画的韵味,又能在表现质感、量感及光影效果等方面,超迈中国画传统技法的狭隘藩篱。他以融合中西的美术观念与独创的绘画形式,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第一次对传统山水画进行现代诠释。他立足于中国文化情境中的审美感受,在将西方美术的焦点透视和光影效果笔墨化的过程中,依据中国画笔墨观的规律,以“复调式”的笔墨语言,以具有个人独特品格追求的笔墨技法,为传统笔墨的发展拓展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他以跨文化的艺术求索精神,力图突破传统山水画的固有模式和技法规范,第一次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把中西融合贯通与古今传承成功地结合起来,追求一种迥异于前人的艺术个性,从而在新的艺术维度上实现对传统的发展与扬弃。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对“冷月画派”尤为推崇,尝撰文揄扬:“陶冷月先生本长国画,继而学习西法,最后乃基凭国画而以欧法补充之。试作数十帧,一切布景取神以至题词盖印,悉用国画程式,惟于远近平突之别、光影空气之变,则采用西法,泃所谓取之左右逢其源者。他日见闻愈博,功力渐深,只而造成一新派,诚意中事。”

作为传统中国画向现代成功转型的一代大师,陶冷月在东西方美学思潮激烈冲突并相互融通,从而曲折地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通过美术观念的变革和创作方法的更新,以独创的“冷月画派”,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留下了深刻而独特的足迹。他笔下的“冷月山水”不仅积淀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髓,还传递出西方美术的审美思维,充盈着时代气息与现代精神,更重要的是这种中西融合的图式还烙上了画家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从而在艺术上臻于尽善尽美的程度;其在艺术上所取得的卓绝成就,令人歆羡,叹赏不已!

陶冷月正是以这样一种艺术上卓尔不群的新格局,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画坛,傲视当世,沾溉后代。如何依据一代大师的艺术轨迹,在融合中西美术的深度和精度上不断地向前拓展,不断地寻找新的绘画形式和笔墨语言,不仅是其后继者肩负的历史任务,也是我们今天在探索中国画革新之路的过程中所必须深思的。

今年是陶冷月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他逝世30周年纪念;陶氏后人与上海市豫园管理处,品得堂艺术品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大型纪念活动,包括印行画册、举办作品展和学术研讨会等,盛况空前。我作为一名曾长期从事美术报道的退休记者,有幸躬逢其盛,爰不揣窳陋,谨以此文表达自己对这位融合中西美术的先行者、一代大师无限崇敬的仰止之情。

没有回复帖子
 
表情
插入
上传
内容
  请注意: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回复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