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风数文化 真亮心情 陆新瑾诗歌
 
论坛首页某某某佳作 → 当前帖子
 
题目:储有明:一代大师翰墨缘 世纪穿越紫砂情 回复: 0 浏览: 2513
^_^!
表情: 作者:储有明 时间 2016-5-28 17:54:45 序号:7497
 
  一代大师翰墨缘 世纪穿越紫砂情

储有明/文

今年是国学大师章太炎逝世80周年祭。1936年6月14日,太炎先生因患鼻窦癌在苏州锦帆路寓所病逝。尽管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于嗣后不久,就饬令为太炎先生举行国葬;但在太炎先生病重期间于病榻前奔走,病逝后为治丧事里外张罗的,端赖太炎先生金兰结拜的义弟、曾任北洋政府民国总理的滇军指挥使李根源。

早在1906年6月,李根源留学东瀛时,就有幸在东京《民报》社初次拜识太炎先生。1923年,李根源辞去民国总理后不久,就奉母蛰居苏州小王山达14年之久。原籍余杭的章太炎之所以选择晚年定居苏州,就是由李根源和姑胥国学名宿金松岑两人全力促成的。

却说治丧事宜,入土为安,棺木乃第一要务。李根源在苏州城内最大的一家寿材舗相中了一口楠木棺材,伙计索价大洋三千块整;但丧葬费中棺木只能支出大洋九百块左右。缺口甚大,李根源决定亲自出马与店老板斡旋。

李根源是云南腾冲人,不会说苏白,只能操一口云南腔的西南官话,与吴侬软语的苏州老板“讲斤头”,在“套近乎”方面先就吃了亏。老板虽然对这位下野的民国总理存几分“温良恭俭让”,却并不十分买帐;最终允诺按原价七折不到的价格,以二千块大洋成交。话说得斩钉截铁,似乎再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议价中,李根源注意到这间用来谈生意的客厅,两边的墙上挂着四幅“春夏秋冬”四时山水屏条;从绘画内容看为月下山景,风格一望而知出自他和太炎先生共同的朋友,原籍苏州的海派“新中国画”大师陶冷月的手笔。

陶冷月(1895-1985),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原名善镛,字咏韶,号镛、宏斋、五柳后人、柯梦道人,江苏苏州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陶先后担任长沙雅礼大学艺术系教授、国立暨南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河南大学艺术系教授,国立四川大学教授,又与谢公展、吕凤子等创办南京美术专科学校。据艺术大师黄宾虹撰著的《清代画史》所载:陶冷月擅长山水、花卉、走兽、游鱼,尤善画中西合璧之月夜景色,创制出熔中西画法于一炉的“冷月山水”。

一般认为,艺术大师徐悲鸿是在水墨人物画领域内努力地探索中西方美术融合,并取得重大突破的先行者;其实陶冷月比徐悲鸿起步更早。1927年,当徐悲鸿留法归来,并大力倡导在水墨人物画的创作实践中借鉴西方素描在表现明暗关系上的技法和技巧时,陶冷月早已在国内画坛上通过融合西方绘画在焦点透视和光影效果等方面的技法和技巧,在水墨山水画领域内风生水起,以卓尔不群的创作实绩,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奠定了“冷月画派”的艺术地位。

1935年春,刚届不惑之年的陶冷月在无锡举办“新中国画展”,观者踊跃,盛况空前。太炎先生在李根源的陪同下,专诚自苏赴锡,前往观摩;并即席为画展题写篆额“冷月”,勖勉有加。从此,一代国学大师与“冷月画派”创始人缔结下了文字之交、翰墨之缘。讵料一年后风云突变,太炎先生遽归道山。陶冷月悲恸之余,星夜兼程,自沪赶往苏州,为太炎先生执绋守灵。

当陶冷月获悉李根源为棺木事颇费周折时,二话不说,跟着李根源直扑寿材舗。

进得店来,陶冷月一眼就认出这四幅“春夏秋冬”四时山水屏条,是在无锡举办“新中国画展”中的精品。画展开幕当天就被买家贴上红布条预付款订购;画展一结束就被买家带走。买家不肯留名,当时觉得有点神秘兮兮的,原来怕画家知道买家是寿材舗而不愿售予。

老板在画展上曾见过陶冷月一面,只是当时没有交谈,主要怕别人忌讳寿材舗不吉利!

见心仪已久的画家屈驾光临,况且操的又是一口标准的苏白,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一片吴侬软语声中,双方一拍即合,“二一添作五”,最后以九百九十九块大洋敲定。

陶冷月随同李根源为太炎先生寿材奔走张罗的过程,湮没已久,鲜为人知;近年来经苏州文史研究专家陈锡利先生考证,在其学术论文《试述李根源与章太炎的关系》中有不足百字的描述,惜乎语焉不详。我在1975年和1985年曾分别就此事咨询和采访过太炎先生的外甥名画家张大壮先生和冷月先生本人,现将我了解的情况补苴如上,使这段湮没达81年之久的翰墨缘重见天日。

由81年前一代大师的翰墨缘,又牵出了今天穿越几达一个世纪的紫砂情。

2015年11月18日,欣逢海派书画大师陶冷月诞辰120周年,豫园听涛阁举办规模盛大的纪念活动。为了突出海派书画的传承与发展,陶冷月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别出心裁地由陶冷月、陶为浤、陶成祖孙三代联袂举办画展,不仅沪上书画名流纷至沓来,还吸引了长三角地区不少艺术爱好者前来观摩;其中有一位来自宜兴的紫砂艺术家朱剑芹。

陶都宜兴,不仅以紫砂壶艺驰誉海内外,培育了紫砂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徐汉棠,还哺育了徐悲鸿、吴大羽、吴冠中等一代绘画大师。作为顾景舟再传弟子、徐汉棠衣钵亲授的紫砂艺术家,朱剑芹的血管里不仅流淌着紫砂艺术的血,还澎湃着绘画艺术的血。在对陶冷月书画艺术钦服之余,朱剑芹血管里流淌着的紫砂艺术之血和绘画艺术之血开始融合;她寻思着怎样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紫砂茗壶上重现陶冷月书画艺术的神韵。

朱剑芹通过复原祖师顾景舟的相明石瓢壶,为陶冷月的书画作品度身制作了一款“冷月幽兰壶”;不仅在整体造型和盖、把、流等细节上与祖师如出一辙,连泥料选材也一般无二。壶的正面雕镌着陶冷月大师的书画名作“芝兰松石图”,壶的背面镌铭着国学大师章太炎的篆额“冷月”;这是当年陶冷月先生的“新中国画”首次在无锡展出时,章太炎先生欣然命笔题写的。名书名画,珠联璧合,铢两悉称。

由书画家题辞作画 、壶艺师制壶镌铭,这种双璧辉映的合作方式自清代陈曼生以来,在艺坛由来已久。“冷月幽兰壶”的问世,以及其在上海延安饭店二楼《朱剑芹紫砂艺术作品展》中的亮相,为海派书画与紫砂壶艺的再次结缘,赓续辉煌。

-------------------
等多内容请访问http://shshsh.net/b_kantie.asp?tiezi=7472

没有回复帖子
 
表情
插入
上传
内容
  请注意: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回复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