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风数文化 真亮心情 陆新瑾诗歌
 
论坛首页某某某佳作 → 当前帖子
 
题目:储有明:旧上海餐饮业的“响堂制”服务 回复: 0 浏览: 2431
^_^!
表情: 作者:储有明 时间 2016-10-21 15:27:22 序号:7561
 
  旧上海餐饮业的“响堂制”服务

储有明/文

滑稽名伶姚慕双周柏春表演的独脚戏《各地堂倌》,通过方言的喜剧效果,形象地反映了在旧上海餐饮业服务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响堂制”服务模式。当时世俗的眼光,对餐厅服务员有人前背后两种不同的称呼:人前称“堂倌”,背后称“跑堂的”(类似的贬称还有“唱戏的”“卖艺的”);而“堂倌”工作的场所照例称“堂口”。

与今天餐饮业清一色的“静堂制”服务模式迥异其趣的是,六十年前的上海滩,除了南京路、静安寺路、霞飞路上的所有西餐厅和少数几家中餐馆外,其它绝大多数餐饮场所几乎都采用“响堂制”。顾客一进门, 堂倌就热情地招呼:“老板,几位?楼上请,雅座!”训练有素的老堂倌,练就一副火眼金睛,不用顾客开口,凭穿着打扮就能确定来宾的身份和消费档次。

当时大部分中餐馆都没有菜谱,当天供应的所有菜肴都用白粉写在帐台后的粉板上。顾客落座后, 堂倌便开始报菜名,对时鲜货还会特别推荐:新鲜的刀鱼鲥鱼,刚刚空运过来的青岛对虾,新上市的鲜嫩豆苗……顾客点菜后, 堂倌就站在顾客落座的餐桌旁,完全凭记忆拉大嗓门向厨房内的厨师唱菜名:“哎末来哉!先来八只冷盆:熏鱼,醉鸡,酱鸭……再来热炒八只:炒虾仁,炒腰花……后来杜(大)菜四海碗……点心两道要一甜一咸,一干一湿:猪油夹沙八宝饭,黄鱼海鲜烩汤面。”对顾客的特殊口味和烹饪要求,也会在报菜名的过程中特别关照:“八宝辣酱要重辣,清蒸鳜鱼要活杀……”堂倌每报一个菜名,厨师就在厨房内用菜勺敲一下铁锅作为回应。当堂倌报到最后一个菜名时照例会拖长声音: “红烧头尾要煎得透一点勒浪将……”厨师也立即在厨房内作出回应,一边用菜勺连敲三下铁锅,一边拖长语调:“也___哎___”

最考验堂倌业务能力的环节是结帐,由于没有手写的帐单,堂倌完全凭记忆把顾客吃过的菜肴一五一十地报给帐台。当时也没有计算机,唯一的算帐工具是算盘。堂倌照旧站在堂口,拖长语调地大声报着菜名。每报一个菜名,帐房先生就迅速地拨动一下算珠;当堂倌报完所有的菜名,话音刚落,手法熟练的帐房先生几乎在同时就能算出总价:“一共是几十几块几角,谢谢老板惠顾!” 顾客不用离席付帐,一切由堂倌代劳;当堂倌把“找头(余款)”交还顾客时,大方的顾客会把手一挥:“找头勿要了!” 堂倌一边道谢一边向帐台唱票:“谢谢某老板赏小费!”因为小费不能由堂倌一人独呑,必须汇总到帐台上,月末由全体堂倌均分。对老吃客或小费付得较多的顾客,堂倌在把小费交到帐台上的同时,可向帐台领取一小盒(二或五双)镌刻着饭店名称的红木筷,回馈顾客。

以上是本帮菜馆的“响堂制”服务。各地菜馆的堂倌用各地方言报菜名,在五方杂处的上海滩蔚为大观,简直是一门艺术;北方相声,专门有《报菜名》这一曲目。 上海餐饮业的“响堂制”服务模式如果保留到今天,说不定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没有回复帖子
 
表情
插入
上传
内容
  请注意: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回复帖子